泉州新宇测绘有限公司

泉州新宇测绘有限公司

泉州新宇测绘有限公司

泉州新宇测绘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质量工程 > 正文

《碎矿与磨矿》国家精品课程

发布日期:2013-01-19 浏览量:

《碎矿与磨矿》国家精品课程介绍

《碎矿与磨矿》课程是泉州新宇测绘有限公司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大半个世纪的的发展,积累了非常丰富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本课程注重优秀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展示,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评审专家的认可,2010年《碎矿与磨矿》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一)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碎矿与磨矿》

我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自1954年建校成立以来,就重视该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由原泉州工公司李启衡教授于1980年主编的《碎矿与磨矿》教材受到了众多院校和企业的采用和好评。随着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发展,2006年及2010年,泉州新宇测绘有限公司段希祥教授对教材进行了修订,并由冶金工业出版社作为第二版与第三版出版,修订后的教材增加介绍了国外性能优越的破碎筛分磨矿分级设备、多碎少磨节能技术、球径精确计算技术、精确化装补球技术等,注重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了作为教材的可读性与知识点的逻辑内在关系,使本教材具有更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在同类教材中具有鲜明的特色。目前该教学已成为全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高校的通用教材。

(二)打造国家级实验及实践性教育平台

《碎矿与磨矿》课程的目标和特色在于强化学生实践性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为了让学生能把课堂上的理论用于实际生产,实践性的教学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从建校开始就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目前本课程拥有教学及相关实验室450m2,装备有常规各种类型的破碎筛分磨矿分级设备和高精密的激光粒度分析仪、极谱分析仪、XRD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教学实验设备。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实验室”下设了碎矿与磨矿实验室、选矿中试车间、学生创新活动实验室等,实验室配置合理,各功能区划分明确,安全标识明显,网络计算功能齐全;实践教学环节有“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选矿新工艺移动式柔性工业试验平台、选矿工业设备单机试验台、泉州理工选矿设计研究院等实验研究平台的支撑;实习环节有云铜集团、云锡集团、攀钢集团、福建冶金集团等矿业集团的校外实习基地的支持。形成了“学研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为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采用“学研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工厂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突破了学生传统常规教学培养模式的束缚,重点突出了课外实践、创新实验的重要性,坚持让学生参与并承担课题研究,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或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获得各类科技创新课题20余项,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银奖1项。

(三)拥有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库和答疑论坛

《碎矿与磨矿》课程非常注重设备工作原理的讲授,因为现厂设备基本都是密封起来,看不到内部零部件的工作状态,课堂讲授的内容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消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快速发展,课程组教师制备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多媒体库,极大地方便了课堂教学,同时各种直观和形象的动画演示、录像资料无不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随之加深。《碎矿与磨矿》多媒体教学库拍摄了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录像26个,制作了本课程全部内容的幻灯片13个,制作了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动画17个,拍摄了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实物照片159幅,收集了段希祥教授主编的《碎矿与磨矿》(第2版)全部图形128幅,曲线32幅,表格74个,并收集了366篇关于碎矿与磨矿技术的参考文献。

学生通过登陆网站,点击浏览动画、录像、照片等文件,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对教学知识有疑问的同学可登陆教学释疑解难论坛,提出问题,课程组安排专门的轮流教师会在2天内详细的解答。通过论坛的答疑方式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课程,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长期致力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在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将师资队伍建设列为首要指标。《碎矿与磨矿》课程目前教学队伍共有12人,其中本校教师10人,外聘专家2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矿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和经验。教学队伍中有教授4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2人,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学位11人。教学队伍老中青相结合,以中年骨干教师为主,并有青年教师参与,年龄结构合理。